池州市历史介绍

池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池州市,简称“池”,别名“秋浦”。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池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


池州历史文化:

诗词:“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池州刺史时写下的《清明》诗,被后人称作千古绝唱,也使池州杏花村名播青史、蜚声中外;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

宗教:以地藏精神为内核的九华山佛教文化个性突出,地域性强。作为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既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又是国家首批5A级风景名胜。

曲艺:池州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池州名人:

杜荀鹤、金乔觉、费冠卿、李芃、黄观、周馥、许世英、张乔、姚依林、梁红玉、杜子建、大左、许历农


161 2023-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