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张仲景与饺子的故事,还要从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回归南阳,从冬至开始为穷苦百姓施舍祛寒娇耳汤说起。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发明了饺子(祛寒娇耳汤),说是冬至吃饺子就不会冻坏耳朵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实际上也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因为张仲景是在冬至那天过世的。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人,汉灵帝在位时,张仲景被举为南阳郡的孝廉,并出任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在长沙做官期间,张仲景并没有因为每日繁杂的地方政务而冲淡和荒疏对医学的爱好和研究。相反,他身为地方长官,从广泛的角度更清楚地看到了疾病对百姓的危害。一有机会,他便深入民间,体察民情,留心各种疾病,注意搜集民间方剂,闲暇时间,则召见地方名医,商讨医理,诚恳求教,以融汇各家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多年,后来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南阳。那年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整个南阳城都被大雪覆盖着。一代名医张仲景在家里也十分忙碌,前来求医问诊的人络绎不绝,其中很多人都因为寒冷而被冻坏耳朵而来医诊的。张仲景不仅医术高明,什么疑难杂症都能手到病除,而且医德高尚,无论穷人和富人,他都认真施治,挽救了无数百姓的生命。
张仲景看到,在冰天雪地的南阳城,很多衣不遮体,面黄肌瘦的老人、孩子在沿街乞讨,还有担着挑子卖东西的小贩们,也步履艰难。他们的耳朵鼻子几乎没有一个完好的。看到此惨景,仲景心里非常难过,他决心尽最大的力量来帮助这些穷苦百姓们。
在“冬至”最冷的那天,他很早就起来吩咐弟子在南阳东关的空地里搭起医棚,支上大锅,把准备好的物品拿来,开始熬药,施舍给那些看不起病的百姓们。张仲景精通医术,他舍的药是一种“祛寒娇耳汤”。给人们吃的“娇耳”、喝的“祛寒汤”,不仅驱寒裹腹,而且药用价值也很高,病人浑身暖和,血液通畅了,两只耳朵也变暖了。吃了一段时间以后,病人的烂耳朵也就好了。
“祛寒娇耳汤”的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加上一些祛寒的中药,包括一些调味的中药,就是我们现在调味用的桂皮、白芷、大茴、丁香还有生姜等。这些都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可以做药用,也可以做食用,放在锅里一起熬煮。煮完以后,肉煮熟了拿出来,把它切碎了,然后用面擀成面皮,把肉包在面皮里头,包的这个形状就像耳朵的形状一样,再放到锅里,用原来煮肉的汤再去煮,煮好了以后,开始给这些耳朵被冻烂的百姓们,每个人给两只娇耳,给一碗汤。
由于入冬以后中原大地天寒地冻,张仲景舍药的举动一直持续到除夕和正月初一,人们在庆祝新春,也庆祝那些烂耳朵的病人康复,娇耳也就成了节日的美食。
吃了羊肉加上这些散寒的药物以后,第一温补了体内的阳气,第二温通了身体的血脉,使体内的阳气能够达到体表,达到平时阳气不足、血脉不通时达不到的部位,所以它就能够使局部的血液循环更好,使局部的热量能够达到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这个水平,这时候冻疮就慢慢地好了。
张仲景在长沙做官的时候,也经常为当地百姓治病,受到长沙百姓的爱戴。他告老还乡后,长沙的百姓想念他,每年推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着乡亲们的心意来看望他。那年,张仲景身患重病,他知道自己已时日不多,生命即将终结。
长沙来看望他的人说,长沙有一个风水很好的地方,想让张仲景百年之后在那里安身,可南阳的人不干了,双方就争吵起来。张仲景说:“我吃过长沙水,不忘长沙父老情;我生于南阳地,不忘家乡养育恩。我死了,你们抬着我的棺材,向长沙方向走,灵绳在哪里断了,就把我葬在哪里算了。”众人一听,也不再争论了。
那年冬至那天,张仲景离开了人世。长沙来了许多人吊丧,并要把他的尸体运到长沙去。遵照他的遗嘱,南阳和长沙的人抬着棺材上路了,走到当年舍“祛寒娇耳汤”的地方,灵绳忽然断了。众百姓忙打墓,下棺,填坟。你一挑,我一担,川流不息,昼夜不停,把张仲景的坟垒得很大。又在张仲景的坟前修了一座庙,这就是现在的医圣祠。
张仲景是冬至这天寿终的,又是冬至这天开张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冬至家家户户都包饺子吃,并说冬至吃了饺子,耳朵就不会冻掉了。就这样世代相传,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后来,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每年的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愈病人的日子,心里怀念着张仲景的医德恩情。不仅如此,饺子已成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美食,只不过,吃饺子的时候,很多人已经不清楚饺子与张仲景的故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