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历史介绍

湖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湖州,别称:霅溪、菰城、乌程、吴兴、湖城等。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


湖州历史文化:

丝绸文明: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万国工业博览会,商人徐荣村寄送的12包产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辑里村的“荣记湖丝”,一举获得维多利亚女王亲自颁发的金银大奖,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民族工业品牌.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湖笔文化:湖笔被誉为“笔中之冠”。湖笔之乡善琏镇,相传秦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因此善琏建有蒙恬庙供之。

茶文化: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湖剧:俗称“胡琴书”,简称“琴书”。由于它是湖州滩簧的重要分支,所以也有人把湖州琴书称做为“湖滩”,采用湖州吴语方言演唱。

湖州三跳:俗称“纤板书”、“三敲板”,简称“三跳”,皆因它的伴奏乐器是“三跳板”而得名。

长兴百叶龙:2006年2月,百叶龙申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百叶龙被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代湖商:湖商是继徽商、晋商之后,在近代中国涌现的,具有地域特征的商人群体。与潮州帮、宁波帮在同时涌现,影响了近代中国政治与经济。

方言:湖州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苕溪小片。


湖州名人:

姚平、朱然、陆修静、丘迟、沈约、张僧繇、陈霸先、姚察、姚思廉、智永、徐惠、陆羽、孟郊、皎然、钱起、李季兰、张志和、胡进思、李昪、丘光庭、张先、苏轼、燕文贵、姜夔、倪思、钱选、赵孟頫、管夫人、王蒙、沈万三、凌濛初、潘季驯、朱国桢、臧懋循、茅元仪、沈铨、闵一得、戚蓼生、姚文田、温体仁


161 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