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历史介绍

宝鸡名称由来与变迁:

名称由来:(1)宝鸡因玄宗御口金言:“宝地神鸡”而得名,此后,陈仓更名为宝鸡,陈仓山始称鸡峰山。(2)玄宗避乱四川,太子李亨在灵州提前登基,史称肃宗,挂帅平叛。闻神鸡鸣叫,唐军节节胜利,叛军一蹶不振。肃宗认为神鸡为国之宝,鸡鸣乃是吉祥之兆,随改陈仓为宝鸡,沿用至今。

变迁:西周末年,宗周被戎族毁坏,周天子被迫迁都成周,关中地区被秦国占据,春秋时宝鸡属秦国,地名陈仓。战国时期,宝鸡属秦国,是秦岭北坡的重要军事要塞。秦代时,宝鸡属内史,地名陈仓。西汉时,宝鸡属司隶部,右扶风。三国时期,宝鸡属曹魏政权雍州刺史部扶风郡,地名陈仓。西晋时,宝鸡属雍州扶风国。北魏时期,宝鸡属岐州。隋代宝鸡属扶风郡。唐代时,宝鸡属京畿道岐州。北宋王朝建立后,宝鸡属秦凤路凤翔府,地名宝鸡。元代时,宝鸡属陕西行省凤翔府。明代时,宝鸡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凤翔府。清代时,宝鸡属山西省凤翔府。现如今,设立宝鸡市凤翔区。


宝鸡历史文化:

宝鸡古称陈仓,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建城于公元前762年,公元757年因“石鸡啼鸣”之祥瑞改称宝鸡,是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宝学(宝鸡之学)所在地,有八千年文明及2770余年建城史。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远古姜水育炎帝,商末周原兴周、凤雏宫奠定四合院庭落模型,春秋雍城兴秦,镇国之宝石鼓、何尊、毛公鼎等出自于此,法门寺藏佛骨,西府社火、凤翔木版年画、泥塑等彰显中华工艺。宝鸡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十大生态宜居城市之一,中华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得城市。宝鸡也是我国西部工业重镇、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中国钛谷。宝鸡位于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汇处,是我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161 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