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历史介绍

昌吉回族自治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昌吉回族自治州地名由来:“昌吉”本为“仰吉”之转音,原系突厥语,涵义是“新”的意思。“昌吉”之名大致是由张堡、仰吉八里、昌都刺或昌八里等名逐渐演变而来。

历史沿革:西汉时 ,本境属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国,后车师国分前部和后部,本境即属车师后部。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年),汉在西域设“使者校尉”时,汉军队便统治了这一地区。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年)在北庭(今吉木萨尔县)设戊己校尉,前后行政400余年。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中叶,境内先后为高车、柔然、突厥、西突厥铁勒部等部族游牧驻地。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庭州,辖金满、轮台、蒲类、西海四县,相当于今昌吉州的大部分地区。武后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大都护府,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的广大地区,谱写出古西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宋时,本境先后属吐蕃、回鹘汗国。元宪宗初年(1229年),在本境设“尚书省”,后元国势颓败,西域各自为政,本境属察合台汗国。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康熙灭噶尔丹部,本境随归清朝。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本境属伊犁将军管辖,后乾隆在迪化设镇迪道,辖本境大部,光绪十年(1884年),新疆建省,昌吉州大部归迪化府。2007年,将昌吉回族自治州米泉市并入乌鲁木齐市,撤销米泉市;设立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以原米泉市和乌鲁木齐市东山区的行政区域为米东区的行政区域。


昌吉回族自治州历史文化:

自古以来,新疆地大物博,人口稀少,居住在这片大地的各民族,特别是游牧民族,在相互融合发展中逐步建立自己的领地,并相继成立城郭诸国。无论这些王国大小,但他们都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推进时代发展的角色。就像昌吉市地域,汉代之前匈奴在此游牧,唐代时期西突厥又盘踞于此,他们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是匆匆过客,最终能让这片大地焕发青春容颜的时代,就是今天的新中国,这一点毋庸置疑。


578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