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历史介绍

三亚名称由来与变迁:

“三亚”因三亚河(古名临川水)由三亚东西二河至此会合,成“丫”字形,故取名“三亚”。三亚历史悠久,在明代《正德琼台志》已有“三亚村”、“三亚里”的记载。

先秦时期三亚属百越诸部之骆越。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序列于中国版图。隋大业六年(610),朝廷析海南岛的西南部地区,在临振县的基础上,设立临振郡。唐武德五年(622)改临振郡为振州,下增设临川县;贞观二年(628)析出延德县的一部分增设吉阳县。天宝元年(742)改振州为延德郡。至德元年(756)改称宁远郡。乾元元年(758)恢复振州名称。五代十国时期,振州建制仍旧,但领属有所减少,只存宁远、吉阳二县。宋开宝五年(972)改振州为崖州;熙宁六年(1073)改崖州为珠崖军;政和七年(1117)珠崖军改名吉阳军。明洪武元年(1368)改吉阳军为崖州;正统四年(1439)废宁远县名,其政区直接并入崖州。从此崖州为散州建制。清朝建置沿明朝。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升崖州为直隶州,领万安、陵水、昌化、感恩四县。民国元年(1912),撤销崖州,改名崖县,隶属琼崖道。1954年1月,崖县纳入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是年10月,崖县人民政府机关从崖城搬至三亚镇。1987年9月26日,国务院批准三亚市升格为地级市。12月30日,三亚地级市正式成立,挂牌办公。


三亚历史文化:

三亚古称崖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杰地灵。1992年10月及次年11月,在三亚境内的落笔洞里,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万年前的三亚人遗址,是目前已知海南岛最早的人类居住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旧石器文化分布最南的一处遗址,它把海南人类历史提前了二至三千年。早在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三亚就序列于中国版图。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又被称为“天涯海角”,但溯自隋、唐以来1400年间,它与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联系从未中断。它曾是隋朝谯国冼太夫人的“汤沐邑”;唐朝大和尚鉴真漂流登岸和传道讲经之地;唐、宋两代曾有7位名相、名臣被贬到三亚。中原衣冠人物之南来,客观上在当地起了敷扬教化的作用,留下了诸多历史悠久的人文胜迹,沉淀了三亚灿烂的历史文化基础。

3 202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