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名称由来与变迁:
益阳市,益阳之得名,据东汉时应劭说:“在益水之阳,当为县名。”清人周树荣有“益阳赋”云:“益水所经,水北曰阳,县以此名。
益阳历史文化:
语言:益阳方言(湘语-新湘语):益阳话属于湘方言-长益片-益沅小片区,与长沙话相近,但保留了一些独特的特征。
民族:益阳市是湖南省典型的杂散居少数民族地区。全市有回族、土家族、苗族、维吾尔族、满族、壮族、白族、蒙古族、侗族、瑶族、布依族、黎族、朝鲜族等45个少数民族成份,共1.8万余人,其中回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5%以上。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桃江、资阳、南县和大通湖区。
宗教:益阳市是全省宗教工作重点市。全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
考古发现: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
益阳名人:
汤鹏、黄自元、陶澍、胡林翼、周立波、周扬、周谷城、叶紫、张国基、曾三、曾士峨、段德昌、张子清、何凤山、萧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