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历史介绍

延安名称由来与变迁:

延州和延安之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云:“延安郡,后魏置东夏州,西魏改为延州,置总管府。开皇中,府废统县十一,户五万三千九百三十九。大业三年(607年),在肤施置延安郡。”

春秋,延安是白狄部族所居住的地方。战国,延安大部属魏国。秦,秦汉时,延安属上郡。三国,延安为羌胡所据。南北朝,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其在延安城东修筑丰林城(今宝塔区李家渠镇周家湾村)。唐,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宋,属永兴军路,设延州、富州、丹州、坊州。金、夏,金置彰武军部管府。金、夏在保安军(今志丹)置榷场互市。元,置延安路,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清,仍设延安府,顺治年间领三州16县。中华民国,民国二年(1913年),延安属陕北道。1996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延安地区,设立地级延安市。


延安历史文化:

延安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延安是“双拥运动”发祥地,被民政部、军委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延安有着“中国革命博物馆城”的美誉。


2 20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