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市历史介绍

那曲名称由来与变迁:

距今大约1-5万年,那曲地区属象雄政权。7世纪前后,那曲地区的东部归属苏毗部落。宋朝,那曲和羊八井、帮仓(今当惹湖和昂则湖一带)、朗如(今班戈县一带)被称作北方四部落。元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官员在青海到萨斯加主要驿道设置驿站。17世纪至18世纪初,属和硕特蒙古政权,并在腾格里湖(纳木错)驻扎蒙古骑兵震慑全藏。清雍正三年(1725年),清政府设青海办事大臣,委任第十二代“霍尔王”赤加吉钦总管三十九族,直属理藩院夷情衙门。雍正六年(1728年),清廷在拉萨设驻藏大臣办事衙门。民国五年(1916年),噶厦在霍尔地区设置总管,即“霍尔基”。1950年10月,昌都地区和那曲地区东部解放。2017年10月,撤销那曲地区和那曲县,设立地级那曲市和色尼区。


那曲历史文化:

那曲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西藏的北大门,是中国海拔最高、陆地国土面积最大、也是全国最年轻的地级市;那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高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那曲是民族交融之地、文化汇聚之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融之地。《格萨尔史诗》与《诗经》格律共响,体现的是汉藏文化同根同源同宗的悠久历史,文成公主进藏走过那曲,一路镌刻下中原与边疆文化交融的故事,唐蕃古道、茶马古道将汉藏一家始终紧紧连在一起,被誉为汉藏民族团结的“千年平安路”。

161 202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