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名称由来与变迁:
春秋末期(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封邑延陵,开始了长达2500多年有准确纪年和确切地名的历史。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称毗陵。西晋武帝太康二年(281年),改置毗陵郡。自此,常州历朝均为郡、州、路、府治所,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于1949年设市。截至2020年,常州市下辖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 5 个行政区,代管溧阳市 1 个县级市,全市共有 33 个 镇、29 个 街 道。
常州历史文化: 常州历史悠久、文化繁荣,常州文化植根于史前,发轫于春秋,融合于齐梁,传承于隋唐,发展于宋元,兴盛于明清,标新于近代。历经数千年,养育了大批杰出人才。常州自季札开邑以来,精英荟萃,名人辈出。自隋开科至清末,仅常州府所辖范围,就出现了15名状元,2920名进士。南宋大诗人陆游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明清之际,更孕育出常州学派、东林学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孟河医派等具有重要影响和独特的文化流派,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至近代又诞生了李伯元、屠寄、赵元任、吕思勉、刘国钧、刘海粟、华罗庚、周有光等文化名人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