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名称由来与变迁:
隋开皇七年(589年),并临蒸、新城、重安为衡阳县,历史上首次出现以衡阳命名的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设置衡阳市。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衡阳市改为省辖市。
衡阳历史文化:
地方方言;衡阳方言(湘语-老湘语;赣语;西南官话):衡阳市区,衡阳县与衡南县的方言为正宗衡阳地方方言。衡阳人使用的方言,主要有湘语和赣语,耒阳话、常宁话属赣语区,其它属湘语区
衡阳名人:
蔡伦(古代发明家,造纸术的改进者)、曹承辉(北宋兵部尚书)、曹仕泰(南宋枢密使)、赵方(南宋权刑部尚书)、赵葵(南宋枢密使)、茹瑺(明代兵部尚书)、王夫之(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罗含、谷朗、刘巴、何克明(元代状元),彭浚(清代状元)、彭玉麟(清末兵部尚书)、罗荣桓(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十大元帅之一)、符定一(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位馆长)、伍中豪(工农红军将领)、伍若兰(女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配偶)、夏明翰(无产阶级革命家)、唐群英(女性资产阶级革命家)、刘道一、赵恒惕(国军上将)、曹振鹏(国军中将)、彭明治(开国中将)、王紫峰(开国中将)、谭冠三(开国中将)